设计安装核心注意事项
1. 库板配置:防火阻燃与保温性能并重
材料选择:
优先选用B1级防火阻燃聚氨酯冷库板(氧指数≥32),符合GB 8624-2012标准。
库板厚度根据温度需求定制:2~8℃库体建议100mm厚,-20℃以下库体建议150mm厚。
结构强化:
库体转角处采用加强筋加固,承重≥300kg/㎡,防止货物堆压变形。
地面铺设防潮层(0.2mm厚PE膜)+防滑铝板,防止冷凝水腐蚀。
2. 电控系统:双电源冗余与安全防护
双控电路切换:
主电源(市电)与备用电源(柴油发电机/UPS)自动切换时间≤15秒。
电控箱配置相序保护器,防止电压异常损坏设备。
应急机制:
库内安装声光报警器,断电或温湿度超标时触发,并同步推送短信至3名责任人。
备用电源续航时间需满足:2~8℃库≥2小时,-20℃以下库≥1小时。
3. 制冷系统:一备一用与合规监测
机组配置:
采用“一用一备”双压缩机设计,主备机组自动轮换运行,延长使用寿命。
配备药监局认证的温湿度记录仪(如Testo 175-H1),记录间隔≤10分钟。
报警装置:
短信报警模块支持自定义阈值(如温度>8℃或<2℃时触发)。
远程监控平台可实时查看数据,并生成GSP合规报告。
分步安装流程(关键节点控制)
1. 现场勘测与方案设计
环境评估:
检查地面平整度(误差≤5mm/m)、通风条件及电源容量(需≥设备总功率1.5倍)。
定制化设计:
根据药品存储需求划分区域(如常温区、阴凉区、冷藏区),并设计独立温控系统。
2. 库体安装与气密处理
库板拼接:
采用凸凹槽结构+内偏心锁钩连接,接缝处注射聚氨酯密封胶,外部粘贴铝箔胶带。
气密检测:
使用正压法检测:充压至250Pa,30分钟后压力衰减≤5mm水柱/小时为合格。
3. 设备集成与调试
制冷系统:
连接压缩机、冷风机、冷凝器管道,测试融霜功能及制冷速度(2~8℃库降温至设定值≤4小时)。
温湿度校准:
使用标准温湿度计(精度±0.1℃)对监测系统进行三点校准(-20℃、0℃、5℃)。
4. 验收与培训
GSP合规验收:
提供完整的温湿度记录、设备合格证及校准证书,确保符合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。
操作培训:
对使用人员进行设备操作、应急处理及数据管理培训,确保独立运维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