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浅析我国医药冷链标准

浅析我国医药冷链标准


商务部在2011年5月5日出台了《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(2011—2015年)》 ,长期以来,我国医药冷链物流水平落后,冷链规范标准缺失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,随着医药冷链物流方面标准出台,药品流通这个“散、小、乱、弱”的市场将重新洗牌。但是标准出台也仍处于试运行阶段,离“强制执行”仍需要一段时间。


据参与起草医药冷链标准的中国医药冷链联盟秘书长刘卫战介绍,由于行业标准一旦强制执行,一些小企业会倒掉,所以 后的标准还没出来,行业调整情况还要看 终的标准。企业生产、流通缺乏冷链的原因就在于成本投入过高。国内从事医药物流快配的企业,利润不到1%。大规模地增添冷链设备并不现实,而是停留在数十个保温箱、一两辆冷藏车的规模下运作。90%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,经营规模在4亿元以下,根本没有能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,更无法投资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和自动拣选设备。据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统计,企业内部使用良好信息化系统的医药流通企业 多不超过100家,相对于1万家流通企业来说,只是1%的概念。


我国正在制订的三套医药冷链物流标准还在审议过程中,不少标准起草企业正为标准的署名问题争吵不休;但是标准本身的适应性如何,却还未进入广大范围的征求意见阶段。另外,我国2010年底的新版GSP征求意见稿,将医药冷藏物流管理作为单独附件章节体现,但是该GSP标准却迟迟未得到公布。可以讲,标准的缺失是我国医药冷链物流标准 大的硬伤。


医药冷链


分享到